那天,女兒yoyo跟我說,在整理抽屜時,發現了一封十四歲的自己寫給十七歲的自己,她如獲至寶地快速閱讀,然後說:「以前的自己都沒有考慮到十七歲的自己其實會很忙,竟然還要我認真讀日文、英文⋯⋯」她以一種似乎累積人生歷練的老成口吻抱怨著。我聽了不禁莞爾,女兒似乎是在唸一個不懂事的小妹妹似的,她難道忘了那個小妹妹處在三年前時,對未來是毫無資訊可參照,朦朦朧朧的,不知自己會變成什麼樣子?不知未來的世界又是如何,就如同《當你長大的時候》一書, 落下許多疑問,然後試著回答問題,拼湊一個全新的自己。
我花了許多時間反覆翻閱此書,繪本文字與圖像延展出太多可能性,可能是母親對孩子的溫柔話語,也可能是災區喪失愛子的家人,遙問離去又透明的孩子;亦可能是自己在內心的問題。這本書有太多疑惑的點,從圖畫來看,畫中有著荒廢的建築物、廢棄的飛機、蔓草叢生包圍城市,兩個白色透明的人(或靈魂),這又代表著什麼?問話者除了母親及自問的角度外,是否亦是在世人對已離去的靈魂的思念?311海嘯災難中,有多名學生罹難,我若是思念孩兒過度的母親,這些文字與圖畫必會觸動情緒,引介親人進入思念的深淵。
於是,我決定和也算長大的雙胞胎女兒一起共讀,聽聽她們的想法。十七歲的少女說:「這是媽媽給小孩的話。」然後又丟下讓人起雞皮疙瘩的話:「這搞不好是鬼。」她們討論著書中男孩代表著成長過程交了朋友,有了保護者。
最後,我循著書的問題問她們:「什麼是長大?長大代表著什麼?」
「長大就是可以自己做決定,自己做事。」zozo這樣說。
「長大就是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。」yoyo如此說。
這是已越過童年的少女所下的註解。而你覺得長大又是什麼呢?
(可點選連結,閱讀全文)
#童書繪本排排坐
#維京國際出版社